提問者:zzd7704102016-09-05 00:00
自動變速箱都是由微電腦控制的,都是編好程序的,你所說的是為了讓行車電腦更好的的理解你的意圖而已。一般情況下平穩(wěn)加油下,在轉速達到2500轉左右會換擋猛烈加油下,會自動降一檔,然后再在3000轉左右的時候換擋換到運動模式,一般會在5000轉左右換擋自動檔的結構原理:自動操縱式變速器的傳動比選擇和換檔是自動進行的,所謂“自動”,是指機械變速器每個檔位的變換是借助反映發(fā)動機負荷和車速的信號系統(tǒng)來控制換檔系統(tǒng)的執(zhí)行元件而實現(xiàn)的。駕駛員只需操縱加速踏板以控制車速。 從工作原理上區(qū)分,主要是按照變速箱的工作形式來區(qū)分。汽車自動變速箱常見有三種型式,分別是液力自動變速箱(簡稱AT)、機械無級自動變速箱(簡稱CVT)、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(簡稱AMT)。 1、AT(液力自動變速箱) 和手動檔相比,液力自動變速箱(AT)在結構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。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,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,AT是由液力變扭器、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(tǒng)組成,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。但是由于各種輔助機構的自動換檔能滿足行駛上的多種需要,例如停泊、后退等,所以在自動檔上還設有干預裝置即手動撥桿,標志P(停泊)、R(后檔)、N(空檔)、D(前進),另在前進檔中還設有“2”和“1”的附加檔位,用以起步或上斜坡之用。由于將其變速區(qū)域分成若干個變速比區(qū)段,只有在規(guī)定的變速區(qū)段內才是無級的,因此AT實際上是一種介于有級和無級之間的自動變速器。 AT的優(yōu)點:AT不用離合器換檔,檔位少變化大,連接平穩(wěn),因此操作容易,既給開車人帶來方便,也給坐車人帶來舒適。 AT的缺點:首先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,沒有手動變速箱靈敏,因此許多玩車人士喜歡開手動變速箱車。第二是費油,傳動效率低而且變矩范圍有限,不過近年不少車型都在自動檔里面引入了電子控制技術,這方面的問題因而有所改善,但終究還是比不上手動檔經濟。第三是機構復雜,修理困難。在液力變扭器內,高速循環(huán)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,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,也就是平常所說的“波箱油”,另外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,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。如果拖運故障車的話,還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,以保護自動變速箱齒輪不受損害。 2、CVT(機械無級自動變速箱) 現(xiàn)在的廣本飛度,旗云還有別的一些車型都應用了CVT變速箱。它采用傳動帶和可變槽寬的棘輪進行動力傳遞,即當棘輪變化槽寬肘,相應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上傳動帶的接觸半徑進行變速,傳動帶一般用橡膠帶、金屬帶和金屬鏈等。CVT屬于真正無級變速箱。 CVT的優(yōu)點:重量輕,體積小,零件少,與AT比較具有較高的運行效率,油耗也較低。 CVT的缺點:傳動帶很容易損壞,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,目前還不能應用在大排量的汽車上,普遍應用在2升以下的車型之中,譬如奧迪的Multitronic、本田的CVT、菲亞特的Speedgear等等。 3、AMT(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) AMT是在總體傳動結構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加裝微機控制的自動操縱系統(tǒng)來實現(xiàn)換檔的自動化。因此AMT實際上是由一個機器人系統(tǒng)來完成操作離合器和選檔的兩個動作。目前的手自一體化自動檔基本上都是這種類型,奇瑞的QQ就有AMT的車型
回答者:gqmmrhrm2016-09-07 00:00
變速齒輪。
提問者:bottle07252013-12-15
掛檔不準變速箱抖動變速箱主要指的是汽車的變速箱。它分為手動、自動兩種,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,通過不同的齒輪組合產生變速變矩;而自動變速箱AT是由液力變扭器、行星齒輪和液壓操縱系統(tǒng)組成,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
提問者:konglonglj2016-04-22
變速線太松,收緊一些
提問者:angesop2015-01-18
熱心網友發(fā)士特變速箱為雙付軸變速箱,一般來說起步時掛檔都會有響聲,在增減檔的時候要使用雙腳離合器,減檔的時候應當踏下離合器摘檔,松抬離合器踏板后加空油,再踏下離合器掛檔,這是一個連貫動作。剩下的讓校傳動軸的幫你解決
提問者:ye19182016-09-09
選檔性能是指自動模式,根據(jù)你的車速、節(jié)氣門開度、行車阻力、油溫、水溫,自動挑選檔位的能力。這性能越好,你這半自動變速器反應就越快,用于評價變速器是否良好的指標之一
提問者:afkaP2016-12-03
1、等檔,離合問題?梢岳玫管嚀Q擋踩剎車瞬間的短暫慣性來掛一檔,雖然慣性會小點但可以向其他車一樣換檔。2、掛檔是指變速器,用于轉變發(fā)動機曲軸的轉矩及轉速,以適應汽車在起步、加速、行駛以及克服各種道路阻礙等不同行駛條件下
提問者:guiyznv86532015-07-25